主页 > 中医内科 >

针灸治疗时,晕针该如何处理呢?

发布人:成都九龙医院 发布时间:2021-08-10 13:38:01

  晕针是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一般来说,晕针多为轻症,但也有症候严重者。特别是一些延迟晕针患者,更应引起注意。另外,临床中还发现,晕针一症多发生在青壮年,女性晕针的比男性多见。可能与针感反应灵敏、刺激强度相应增强有关。

  关于晕针的机理,曾有人将其与休克混为一谈。其实,晕针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或称血管减压性晕厥),属于反射性晕厥的范畴。它是由于强烈的刺灸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为晕厥。晕针应属于不良反应,值得指出的是,不少文章却提到晕针(或晕罐)之后,往往可使患者原有症状消失,有人曾集中观察过31例晕针患者,发现其中10例,疗效迅速提高,故认为晕针可能有助病症、特别是疼痛性疾病的缓解。

  我们认为晕针与疗效的关系究竟如何,尚有待更多的实践来证实,其机理也值得进一步探讨,但晕针究竟是一种给患者带来痛苦的不良反应,临床上仍应着重预防。

  损伤原因

  一、体质原因

  主要的诱因之一。临床多见的是体质虚弱,饥饿,疲劳者易发生晕针。其次是过敏体质、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者。不少无明显原因的晕针者,往往可从体质中找到原因。

  二、心理原因

  亦为主要原因。多见于初次针灸者,由于缺乏体验,而产生恐惧、畏痛、心情紧张等情绪。有对晕针者进行人格特征测定,发现,异常人格约占二分之一。在异常人格中,以忧郁质人格患者发生晕针者多。忧郁质人格性格内向,情感压抑,遇刺激既易兴奋,又易抑制,易发生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可能是易出现晕针的因素。当然这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病理原因

  平素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特别是有直立性低血压史或神经官能症史者多易发生晕针。

  四、刺激原因

  穴位刺激过强,可致晕针。所谓过强,因各人情况不一,很难度量比较。一般在敏感点施针,或采用特殊手法等都能诱发。在刺激的种类上,除毫针、拔罐、艾灸外,穴位注射和耳针亦可引起晕针。各种刺激对晕针症状轻重的影响似无明显差异。如一例男性胆结石症患者,行耳穴压丸治疗。当治疗到第2次(轮换到左耳时),按压耳穴施予强刺激时,病人感觉心慌、气短、上腹疼痛、恶心欲吐,伴乏力,血压下降致休克状态。立即给予硫酸阿托品1mg、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再肌肉注射升脉散4ml,1个多小时后才好转至正常。当晚,患者再次按压刺激上述穴位时,亦出现同样情况,重复使用以上治疗方法后获得缓解。

  五、体位原因

  以立位及正坐位发生晕针者多见,但也有卧位晕针的。有统计表明,卧位晕针约占28%。临床上观察到卧位晕针的症状多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

  六、环境原因

  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针,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

  预防方法:

  一、心理预防

  主要针对有猜疑、恐惧心理者,或针刺时哭笑、惊叫、战抖、躲避、肌肉痉挛,伴有瞳孔、血压、呼吸、心跳、皮温、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改变者。均可作预先心理预防,以避免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

  二、生理预防

  饥饿病人,针前宜适当进食;过度疲劳者,应令其休息至体力基本恢复。特别对有晕针史者和初次针灸者,好采取侧卧位,简化穴位,减轻刺激量。

  三、其它预防法

  (一)、压眼预防法:

  国外应用一种压眼防晕法,经国内在有关单位试用,确有一定效果。方法是:让患者双眼向下看,闭眼,术者将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悬于患者双眼上睑,其余四指分别放在患者耳前作支撑,然后用拇指轻压眼球,注意用力方向由上斜向内下方,拇指尖应放在眼球的角膜上方用力,避免指尖直接压迫角膜,按压大约5s后抬起手指约5s,然后再按上法按压抬起,持续约30s,再行针刺。注意:青光眼、高度近视眼者慎用。

  (二)、浸热水预防法:

  对于特殊过敏体质晕针病人,有人主张,先嘱病人将两手浸入热水中,约5~10min后,再以毫针轻轻刺入两内关穴,约1min左右,开始针刺其它病中需要刺的穴位。可供读者临床参考。在针灸过程中,一旦病人有先兆晕针症状,应立即处理。针灸拔罐后,令患者在诊室休息5~10min后始可离开,以防延迟晕针

  处理方法:

  一、轻度晕针

  应迅速拔去所有的针或罐,或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二、重度晕针

  立即去针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据我们多年体会,此类病人可于百会穴艾灸有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药艾条,点燃后在百会上作雀啄式温灸,不宜离头皮太近,以免烫伤,直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如必要时,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

相关新闻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医院介绍
中医神经科
中医内科
中医眼科
中医皮肤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
中医男科
中医骨伤
膏药虽然好处多,但也不能乱贴! 女性气血足不足,主要看这几个身 损害肾脏的几个坏习惯,你中招了 秋季泡脚有哪些好处? 中老年人应该如何预防中风? 晨练有很多好处,但这些误区你知 中医刮痧有哪些好处和副作用? 中医刮痧好处多,并非人人都适合 中年人经常出现肠胃疾病是怎么回 胃寒应该怎么去调理? 这7类人应该注意喝水! 湿气太重有哪些症状表现? 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身体的湿气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久治不好的人适合做艾灸? 针灸治疗时,晕针该如何处理呢? 中医教你如何养好血管? 中药泡澡有什么好处?多久泡一次 中医刮痧有哪些好处? 男人肾虚会有哪些症状? 秋季泡脚有哪些好处? 头部出现这几种表现时要格外警惕 中医刮痧有哪些好处? 风湿免疫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晨练有很多好处,但这些误区你知 湿气太重有哪些症状表现? 中药泡澡有什么好处?多久泡一次 为什么久治不好的人适合做艾灸? 针对糖尿病中医辩证施治原则 脾虚怎么办?中医教你如何养好脾